说到“卵巢囊肿”,女性朋友肯定很熟悉,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都属于它。今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种病。

 

1、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广义上是指卵巢上长了包块。其实,卵巢囊肿并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所谓的卵巢囊肿其实只是一种影像学发现,简单来说就像水气球,外面一层皮,里面装的“水”。


02.jpg

图为典型的B超下卵巢囊肿的表现 来源网络


卵巢囊肿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有可以自行消退的,有持续存在的;

有良性的,有恶性的;有实性的,有囊性的;

有单侧的,有双侧的。

它里面可以是水、是血、是油脂、是脓液、是似肉样的组织……


也就是说,卵巢癌其实也属于卵巢囊肿中的一种。


0.jpg

图片来源:邵逸夫医院微信公众号


生理性囊肿,一般2~3月能够自然消失,甚至下次月经结束,黄体囊肿就会消失。更有一些根本就是正常的卵泡,每个月都会一个正常发育到10~20 mm的卵泡,正好在这个时候做B超,就被打上卵巢囊肿的诊断。


病理性囊肿,这种类型的囊肿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卵巢的肿瘤,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而且,这些囊肿种类繁多,还变化多端,什么巧克力囊肿、卵巢癌、这瘤那瘤,都有可能。

 

2、很多卵巢囊肿没症状

 

很多卵巢囊肿一点儿症状也没有,尤其是比较小的,所以也很难发现。一般都是体检、做B超时偶然发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卵巢癌一发现就是晚期了。


一般卵巢囊肿好发于育龄期和围绝经期妇女,常见于20~50岁女性,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有很小一部分是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50岁。


卵巢囊肿会引起下腹疼痛,引发流产、难产,导致不孕,甚至严重的可癌变。

 

3、做B超时机也有讲究!

 

生理性的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都是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所以要鉴别的话就需要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做啦,即月经刚刚干净的时候。


有时考虑到生理性囊肿消失也需要过程,所以也不那么着急,一般来了两次月经再去复查也无大碍。


如果囊肿消失了就万事大吉;


如果只是变小,则持续复查几个周期,不用着急处理;


如果囊肿变大,这时候就需要结合抽血看肿瘤指标,持续存在而且超过5 cm大多都需要手术。


特别是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和绝经后的囊肿,一旦出现就需要更谨慎对待。


生理性囊肿都是在卵巢有卵泡成熟和排卵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上述两个年龄段都是没有卵泡成熟和排卵的,因此病理性囊肿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最最主要的是B超表现:如果B超提示双侧发生的囊肿,而且里面还含有实性成分,或者囊肿周围的血流丰富、合并腹水等等。这些都是高度提示恶性肿瘤的,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或MRI检查,或者抽取腹水看有没有癌细胞。

 

4、预防卵巢囊肿做好这5点


女性朋友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卵巢及预防囊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楼红英在医院公众号上刊文建议:


① 饮食均衡,多吃含钙及优质蛋白的食品,如猪肝、鸡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蘑菇、新鲜蔬菜、海带、木耳、鱼类等,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A、C、E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


② 心情要好。轻松愉快的情绪,可以使新陈代谢等各项指标都处于协调、平稳状态,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③ 适度和谐的性生活。可以使精神愉快、缓解心理压力,对内分泌和卵巢功能均有很大益处。


④ 不要乱吃保健品,不要做各种乱七八糟的卵巢按摩,没用也就罢了,按出事儿来的也不在少数。


⑤ 一般30岁以上的女性,可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而有家族病史或者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则可半年检查一次。


提醒女性朋友:若出现腹胀、腰酸、乏力、腰围增粗等,一定要予以重视,在医院消化科检查的同时,做一个盆腔B超检查,多可预防误诊。

 

5、中医如何治疗卵巢囊肿

 

下面分享张介眉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湖北中医大师张介眉教授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


病因病机:中医虽无卵巢囊肿之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归属于“肠覃”、“癥瘕”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质因素、外邪内侵、情志不畅、房事所伤、饮食失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而成。《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现代女性要承担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长期不能有效排解,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干扰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张教授认为本病多同时存在气、血、痰、湿相互兼夹,而又有所偏重,使气机郁结,血行不畅,瘀阻胞脉、冲任,以致经隧不通壅聚而成癥瘕,气滞血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治则治法:《女科经纶》云:“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医学入门·妇人门》言:“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凡治诸癥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妇人虚,则气血虚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气,而后治其病。着形证俱实,宜先攻其病也。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治疗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癥瘕疾病往往能在早期发现,治疗相对较及时,发展至出现紧急危重证候往往少见,故对于此病张教授往往从治本为主出发,治以疏肝理气、破血逐瘀、化痰消癥。方以逍遥散加减化裁,并辅以破血化瘀燥湿散结之品。治疗后期常以水泛为丸,取丸者缓也之意,避免过于攻伐,同时方便服用,亦有助于患者坚持服药,终能收获良效。 


妙用虻虫:张教授认为对于顽疾,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而虫类药的运用,很大程度扩大中医诊治范围,提升了临床疗效。 


病例分析:邓某,女,45岁,2018年5月25日初诊。主诉:发现左侧卵巢囊肿1周余;月经史:已绝经,平素月经5~7d/30d,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时有痛经;既往有子宫肌瘤切除病史。体检发现左侧卵巢囊肿,妇科B超示:左侧附件多发囊肿(最大3.2 cm×2.4 cm×1.8 cm),查血CA125、CA199均正常。自诉烦躁易怒,带下色淡黄,量偏多,伴外阴瘙痒,肩背疼痛,睡眠欠佳,饮食、二便尚可;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诊断:癥瘕证属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治当疏肝理气、化瘀消癥。处方柴胡30g、茯神10g、白芍10g、当归10g、甘草 6g、白术10g、薄荷 6g、土茯苓 30g、忍冬藤 30g、苍术 20g、虻虫 6g、莪术10g、橘核 10g。21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


2018年6月22日二诊,诉情绪较前好转,带下量较前减少,肩背疼痛 肩明显减轻,仍有外阴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腻。上方去薄荷、苍术,加象贝 10g、苦参15g,清热化湿散结。予21剂,常法煎服。


2018年7月13日三诊,诸症好转,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原方水泛为丸续服1月,2018年8月23日复查B超示左侧附件未见包块,随诊至今,无复发。 


病例总结:情志不佳,烦躁易怒,肝气疏泄失常,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行不畅,留而成瘀,与湿热毒邪互结,阻滞冲任,日久积于少腹而成结块,发为癥瘕。治当疏肝理气、破血逐瘀、化痰消癥。方以逍遥散加减化裁,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薄荷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虻虫散瘀消癥;橘核理气散结;苍术燥湿健脾;土茯苓、忍冬藤燥湿解毒止带。二诊诸症悉减,唯有外阴瘙痒仍明显,去薄荷、苍术,予象贝、苦参加强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三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后期以水泛为丸调理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