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患者,36岁,G2P1,10余年前曾行剖宫产术,人工流产1次,后带环5年,就诊2月前于社区行取环术,现意外怀孕40+天,彩超示:宫内早孕,胎囊2.3*1.8cm,可见胎芽,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术前化验无禁忌,2018-12-21行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内诊查子宫前位,扩宫顺利,常规7号吸管轻轻吸引宫腔,突有落空感,考虑子宫穿孔,予缩宫素10u入壶,10u入液静点,监护30分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阴道出血及内出血征象,B超监护下完成人工流产手术,术后预防感染、促宫缩治疗,患者恢复好,嘱注意避孕,如有二胎意愿,1年后再妊娠。
▎子宫穿孔何许人也?
子宫穿孔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亦可穿透阔韧带、膀胱后壁、肠管甚至大网膜,导致内出血、阔韧带内血肿及继发性腹膜炎。
子宫穿孔是妇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于人工流产、上环、取环、清宫、宫腔镜手术等宫腔内操作,但又不限于宫腔操作。
▎子宫穿孔常见原因都有哪些?
1、人工流产及清宫术
人工流产及清宫术是子宫穿孔最常见的原因。妊娠期子宫较软,特别是哺乳期或长期口服避孕药失败而妊娠的子宫更软,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术容易发生子宫穿孔。另外,子宫过度屈曲、瘢痕子宫、畸形子宫、反复宫腔操作病史,术中尤其要注意子宫穿孔的发生。葡萄胎清宫也是发生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绝经时间较久的诊断性刮宫也易发生子宫穿孔。
2、钳夹术
子宫穿孔也是大月份钳夹术常见并发症,由于胎儿骨骼已经发育,钳夹胎体时如果长骨的纵轴与子宫纵轴不一致,容易损伤子宫及宫颈,发生穿孔。中期妊娠引产或生产过程中存在胎盘粘连以及植入,多次钳取胎盘可能导致患者感染,并发医源性子宫穿孔,因此应避免强行剥离。
3、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
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过度屈曲、瘢痕子宫、哺乳期、子宫畸形、多次宫腔操作史、绝经时间过久的取环等,术者一定要查清子宫位置、大小及倾屈度,对于过度屈曲者应适当矫正位置后再行放置,操作过程要轻柔,尤其放置吉尼环时,更要避免暴力操作。
4、宫腹腔镜手术
实施宫腔镜手术时,探针、刮匙、扩宫棒、操作镜等都可能造成子宫穿孔,一般与手术者操作不当有关,既往宫颈手术史、子宫曲度过大、多次人工流产史、子宫手术史、完全性子宫纵膈切除术、绝经后子宫、宫内视野不清、膨宫压力过高等均是导致子宫穿孔的危险因素。
腹腔镜手术中放置举宫器时也可能发生宫腔探针或举宫器穿孔。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与穿孔部位与大小有关,术者在探宫腔或进行宫腔操作时,突然感到失去宫壁阻力,有无底感,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远超宫腔实际深度,甚至夹出脂肪组织或者肠管。患者突感下腹疼痛,如穿孔累及大血管,则有内出血表现,如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根据穿孔器械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如探针穿孔,阴道超声可见肌层细条状稍高回声,浆膜层局部回声不连续;如吸管穿孔,腹部超声可见穿孔处肌层呈管道状不均质回声,近端与宫腔相通,远端穿透肌层。
▎遇到子宫穿孔如何处理?
子宫穿孔的处理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穿孔口的大小,邻近脏器是否有损伤,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等综合评估决定。
本文分享的无痛人工流产导致子宫穿孔病例中,有剖宫产及人工流产史,2月前于社区行取环术,存在子宫穿孔高危因素,并未暴力操作,但在负压吸引过程中发生子宫穿孔,幸运的是穿孔部位没有大的血管,及时应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避免大出血,综合评估后,在B超监护下完成手术,术后继续促宫缩、预防感染治疗,预后佳。
综上所诉,对于子宫穿孔风险较大的宫腔手术,可以运用各种辅助手段来减少子宫穿孔的发生,比如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操作。